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两会”代表委员的“水利”声音;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水利工作重点

“两会”代表委员的“水利”声音;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水利工作重点

发布于:2021-03-15 15:37:15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水利工作需要怎么干?让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找答案。


策划 |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主播 | 罗景月

编辑 | 李    想

摄像 | 张玉峰 齐京泽

制作 | 张诗剑

包装 | 张晓光

美术 | 赵    墨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水利网”


以下文章 来源于 微信公众号“中国水利网”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常委胡四一:重点做好河流水系治理修复规划



□记者  马晓媛 杨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将水利摆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要位置,对进一步统筹做好河流水系治理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议将河流水系治理修复作为‘十四五’规划中水利专项规划的重点。”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胡四一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障水安全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十三五”时期是重大水利工程开工数量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投资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时期。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49项,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00多座增加到目前的近10万座,总库容从约200亿立方米增加到9300多亿立方米;建设淤地坝5.9万座,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5级以上江河堤防超过30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多;各类灌区206.57万处,有效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4亿亩扩大到超过10.2亿亩,约占全球总灌溉面积的1/5。长江经济带、京津冀水生态治理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对太湖、滇池、永定河、白洋淀等实施生态补水。其态势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与水资源适应性趋于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水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我国以占世界6%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和15%的经济总量,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繁重、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胡四一说。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新要求、主动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照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可控水风险的新期待,水利工程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基本水情决定了水安全保障任务仍然复杂艰巨;二是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三是水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四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足;五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根基尚不稳固;六是水安全影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胡四一认为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胡四一建议,应全面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时期,要从全局角度突破行政区划藩篱,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水生态治理修复,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水安全支撑;围绕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水利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工程,着力解决重大水利工程谋划方面存在的统筹不够、平衡不足、协调有限等问题,实现从单一行政区内资源配置向全局资源统筹配置转变,从单一工程建设向体系整体推进转变,从传统人工管理向智能系统调控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郭军:强化农村供水水源保障



□记者  石珊珊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接下来要着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特别是要关注农村供水工程的水源保障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军建议,财政、水利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出台中央、省市级投资配套政策,为农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建议水利部门出台小型水库建设和小水电收购补助政策,在布局建设一批农村水源工程的同时,通过政府收购等方式适当改造一批小水电工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其转变职能成为农村供水水源地,助力解决农村供水水源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建成931万多处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9.1亿农村人口,83%的农村人口喝上了自来水。但是对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和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村供水保障程度还不高,部分地区供水水源仍不稳定。

“2020年春节期间,很多农村受疫情影响,外出打工的人出不去,用水量加大,出现了一些供水紧张的情况。”郭军说,“部分农村地区供水水源严重不足,在季节干枯年份、春节期间等用水需求量大的时间段,饮水难问题尤为突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也提出,支持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供水、建设小型标准化供水设施。郭军认为,确保农村供水长期稳定安全,水源保障是重中之重,特别要支持革命老区农村供水水源地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农卫红:大力支持广西北部湾生态海堤建设



□记者  石珊珊  

“广西 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问题突出,特别是海堤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对防洪防潮安全保障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农卫红建议,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生态海堤建设的支持力度。

广西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快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保障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全面开展标准海堤建设,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达标海堤总长达338.1公里,但未达标海堤规模仍然较大。

“广西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堤,主要靠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就地取土填筑,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而且施工方法不规范,工程质量差,普遍存在工程防御标准低的问题。”农卫红说,“未达标海堤险堤多、隐患多,无法满足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需求。”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安全保障规划》初稿,广西计划在沿海城区、临海工业园区、重要开发区等地建设195个海堤项目,新建和加固海堤1258.8公里,包括防潮标准100年一遇的海堤22个、50年一遇的27个、20年一遇的58个。

农卫红建议,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加大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生态海堤建设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这一地区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谷树忠:创新节水机制 深挖节水潜力



□记者  杨晶 马晓媛  

“当 前,亟需加快节水制度创新,尤其要尽快出台适应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的《节约用水条例》,来规范节水行为,惩处破坏、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为节水建言。

谷树忠认为,制度是节水的重要保障。“我国节水制度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支撑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和国家水安全。但与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以及‘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围绕补齐我国节水制度短板,谷树忠深入多地调研,为的是撰写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提案。“只有通过深入调研,才能找到真问题、真症结,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何向制度要节水?谷树忠建议,节水体制需进一步改革创新。要提高各部门、各地区对于节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节水工作的部门间协商、协同。适时在现有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的基础上,拓展其节水管理的部门统筹协调职能。同时,还应理顺“地与水”“城与水”“产与水”“人与水”的体制。

节水机制需进一步创新健全。要重点推进全地域、全领域、全社会的水资源有偿使用,深化水价、水资源费、水资源税改革。全面推行城市阶梯水价,全面建立节水型城市,同时,将水价制度积极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进一步推进水资源费改革,提高水资源费收缴使用管理水平,促进有节制地取用水;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进程,努力全面实现水资源“费改税”。

谷树忠认为,节水规制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要重点改进完善各行各业、产品服务的水效标准,深入推进水效标准的实施;建立健全项目层面、规划层面的水综合论证评价规范,深入推进项目、规划的水综合论证评价;建立健全水资源资产评价、核算、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全国及重点地区的水资源资产动态评价、核算、考核、审计。

节水法制保障需进一步强化。谷树忠呼吁,要大力推进节水法治体系建设,由司法部或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尽快出台《节约用水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应明晰各涉水部门的节水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工作协同。

“深挖节水潜力,在确保水生态安全红线的前提下,发挥每一滴水的最大经济效能、社会效能。”作为一名从事资源环境政策研究咨询工作的政协委员,聚焦“十四五”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谷树忠有着新期待。

来源 | 中国水利报

责编 | 李旸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4 万条内容 · 33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变化环境下12种潜在蒸散发估算方法在不同干湿区的适用性

变化环境下12种潜在蒸散发估算方法在不同干湿区的适用性 伍海1,3,夏军1,2,赵玲玲3,宋进喜1,李天生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3.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